文件名称:
上海市杨浦区经营主体住所登记管理细则
文件编号:
杨府规〔2024〕1号
公布日期:
2024-10-25
施行日期:
2024-12-01

正文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文件

 

杨府规〔2024〕1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上海市杨浦区经营主体

住所登记管理细则》的通知

 

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及各有关单位:

《上海市杨浦区经营主体住所登记管理细则》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   

2024年10月25日     


上海市杨浦区经营主体住所登记管理细则

 

第一条  (目的和依据)  

为了进一步有效利用住所资源,降低创业成本,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根据《上海市经营主体住所登记管理办法》要求,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定义)

本细则所称经营主体,是指从事经营活动的公司、非公司企业法人、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及其分支机构、个体工商户和外国公司分支机构。其中,除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个体工商户、各类分支机构以外的经营主体统称为企业。

本细则所称经营主体住所,是指依法登记的公司、非公司企业法人、个人独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住所,合伙企业的主要经营场所,个体工商户和各类分支机构的经营场所。

第三条  (适用范围)

本区各类经营主体住所的登记管理适用本细则。

以军队、武警部队房屋作为经营主体住所的,不适用本细则。

法律、法规、规章对经营主体住所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  (经营要求)

经营主体在住所从事经营活动的,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遵守公序良俗,不得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涉及许可审批事项的经营活动,应当符合有关许可审批的规定。

第五条  (安全要求)

经营主体在住所从事经营活动的,应当履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房屋使用安全,消防安全等义务。

第六条  (非居住用房)

以非居住用房作为经营主体住所,房屋不得是违法建筑,且不得使用配电间、避难层(间)和疏散通道等涉及生命、财产安全的专用部位(区间)。

第七条  (居住用房)

以城镇居住用房作为经营主体住所的,房屋不得是违法建筑,且应当按照《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的规定,办理改变房屋使用性质的手续。

以农村宅基地上房屋作为经营主体住所的,应当通过房屋安全鉴定并经利害关系人同意,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或其授权单位出具证明文件。农村宅基地上的房屋登记为经营主体住所,不改变其原有使用性质。

第八条  (会所用房)

以住宅物业管理区域内全体业主共有的会所作为经营主体住所的,应当由物业管理区域内专有部分面积占比三分之二以上且人数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参与表决,并应当经参与表决专有部分面积四分之三以上且人数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同意,由业主委员会出具证明文件。

以住宅物业管理区域内不属于全体业主共有的会所作为经营主体住所的,应当符合规划部门审批的用途。尚未审批用途或者改变用途的,应当由物业管理区域内专有部分面积占比三分之二以上且人数占比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参与表决,并应当经参与表决专有部分面积过半数且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同意,并由业主委员会出具证明文件。

第九条  (房屋分割)

经营主体实际使用的住所小于产权证明最小单位的,申请人提交由产权人出具的场地分割平面图并附书面划分说明,可以作为经营主体住所登记。

第十条  (住所使用证明)

经营主体办理住所登记时使用自有房屋的,应当提交不动产权证,租赁他人房屋的,应当提交不动产权证和租赁合同。

(一)经营主体提供以下材料的,可以免于提交不动产权证:

1.经备案的租赁合同;

2.经营主体住所属于旅馆、宾馆房间的,提交旅馆、宾馆营业执照,经营主体住所租赁期限须在旅馆、宾馆经营期限内;

3.经营主体住所属于商品交易市场内场所的,提交市场经营管理企业营业执照,经营主体住所租赁期限须在市场经营管理企业经营期限内。

(二)经营主体使用的住所无法提交不动产权证的,应当提交以下证明材料:

1.提供区房产交易中心的房屋权属信息单;

2.属于公有非居住用房的,提交公有非居住房屋租赁合同;

3.属于公用民防工程的,提交民防管理部门出具的有关文件;

4.属于商业网点用房的,提交商业网点管理部门的批准文件;

5.属于已竣工未取得不动产权证房屋的,提交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证明及房屋用途证明文件;

6.属于已竣工临时商业建筑的,提交临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7.属于区政府规定的其他可以从事经营活动的非居住用房(或改变房屋用途)的,由区政府相关部门或者各街道出具将该房屋作为经营主体住所登记的相关证明文件,相关证明文件应当载明房屋已通过安全鉴定。

第十一条  (门牌号证明)

产权证明无具体道路门牌号码、门牌号码不清或者产权证明上门牌号码与住所实际门牌号码不一致的,应当提交区公安部门出具的证明文件。

第十二条  (转租证明)

房屋涉及转租的,应当提交产权人同意转租的书面文件,且租赁期限不得超过同意转租的期限。

第十三条  (企业集中登记地)

制定《杨浦区企业集中登记地认定管理办法》,明确企业集中登记地适用范围、申报和认定条件、规范服务、日常管理等。

区人民政府授权区市场监管局和区投资促进办公室为企业集中登记地认定和管理部门。

第十四条  (个体工商户登记地)

各街道办事处结合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个体工商户登记地,供社区内从事居民服务业的个体工商户登记,并做好个体工商户登记地的服务、管理和使用。区市场监管局做好个体工商户的登记和指导服务。

第十五条  (个体工商户网络经营场所)

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开展网络交易活动的平台内经营者申请登记为个体工商户的,可以将网络经营场所登记为经营场所。同一经营者有两个以上网络经营场所的,应当一并登记。

第十六条  (一址多照)

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将同一地址的非居住用房登记为两个及以上经营主体的住所:

(一)经营主体之间有投资关系,使用相同住所办公的;

(二)私募基金管理企业及其管理的私募基金企业;

(三)以本细则第十三条、第十四条规定的房屋作为住所的。

第十七条  (一照多址)

本市登记的经营主体可以在登记住所以外开展经营活动,无需向市场监管部门申请办理经营主体登记备案手续。企业确有需要的,可以依法申请办理分支机构登记。在登记住所之外的其他场所从事与经营范围一致且不涉及行政许可的经营活动、属于同一登记机关管辖的企业,也可以申请增加经营场所备案。

企业申请办理备案时,应当向登记机关提交备案申请书、营业执照复印件,并提交符合本细则规定的房屋使用证明。首次办理备案的,还应当换发营业执照。备案后,登记机关在企业营业执照住所一栏标注“一照多址企业”,并通过企业营业执照上的“经营主体身份码”公示经营场所备案信息。企业应当将营业执照复印件置于备案场所醒目位置。

第十八条  (住所登记信息库)

区政府授权区市场监管局对本区内具备信息化管理条件的非居住用房、集中登记地等房屋的地址、产权、类型、租赁及使用情况建立“码上注”住所登记信息库进行统一管理,并保持动态更新。区房屋管理、大数据管理等部门做好数据归集、整理、利用等方面的支持。

经营主体使用“码上注”住所登记信息库内已对接全市统一的住所标准化登记信息库的房屋办理登记,并依法取得房屋使用权的,可以免于提交住所使用证明。

经营主体使用“码上注”住所登记信息库内尚未对接全市统一的住所标准化登记信息库的房屋,且已依法取得房屋使用权的,可以提交住所登记数据库住所使用证明办理登记。

第十九条  (住所登记信息库住所管理方的职责)

“码上注”住所登记信息库的住所管理方提供住所材料,并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住所材料经审核后上传入库,住所管理方应当配合区市场监管局做好住所材料、经营主体信息的管理、更新、维护工作。

第二十条  (综合监管)

经营主体住所应当具备特定条件但不具备的,或者利用非法建筑、擅自改变房屋用途等从事经营活动的,由规划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管理、房屋管理、公安、生态环境、应急管理、城管执法等部门依法管理;涉及许可审批事项的,由负责许可审批的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监管。

第二十一条  (释义)

本细则用语的具体含义:

(一)居住用房,是指根据《上海市房屋建筑类型分类表》和原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关于调整本市房屋建筑类型分类的通知》的规定,房屋用途登记为“居住”的房屋。

(二)非居住用房,是指按照《上海市房屋建筑类型分类表》和原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关于调整本市房屋建筑类型分类的通知》的规定,房屋用途登记为除“居住”以外其他用途的房屋。

(三)临时商业建筑,是指经规划部门许可临时搭建作为商业用途,在一定期限内拆除的建筑。

(四)产权证明最小单位,是指《不动产权证》或者其他产权证明上记载的最小室号、部位。

第二十二条  (授权条款) 

区市场监管局可以根据实施情况对本细则制定具体操作办法。

第二十三条  (实施时间)

本细则自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9年11月30日。《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关于批转区市场监管局制订的〈上海市杨浦区企业住所登记管理细则〉的通知》(杨府发〔2016〕4号)及《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关于延长上海市杨浦区企业住所登记管理细则有效期的通知》(杨府规〔2019〕2号)同时废止。

 

 

 

 

 

 

 

 

 

 

 

 

 

 

 

抄送:区委各部门、区人大办、区政协办、区法院、区检察院、

区各人民团体。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1025日印发